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从研发易筋经开始登临彼岸

第504章 国术雏形:形意!

   “全是攻势,狠准威猛。”

   《破戒刀法》正合顾胜燕的路数,阎闯又将其‘大成拳’融入其中,上手简单,十年底蕴悉数受用。

   于是勇猛精进。

   这一次再来听阎闯讲武,顾胜燕沉浸其中,刀法在心间,杀意在心头,不知不觉间,身旁众人甚至破限都默默退去,那杀气太骇人,内力、内劲暴走,隐约生成刀气,划破空气使人惊骇。

   刀气暴涨,强势无匹贯通一条条正经——

   后天十重!

   后天十一重!

   后天十二重!

   等到耳边魔音消失,顾胜燕抬头看,山巅阎闯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再内视自身顾胜燕惊喜莫名——

   “丹田!”

   “气海!”

   “我已成巅峰境?!”

   ……

   “世间有太多天才被埋没。”

   “种种原因。”

   “有的是因为出身低微。”

   “有的是因为运气不够。”

   “顾胜燕是天才,她两者都缺,因为出身低微所以很难有各种各样的绝学供她挑选,甚至没有绝学可以修炼。于是一身天赋被埋没,迟迟不能涌现。”

   “要是没有《破戒刀法》,可以预见,她还将被埋没,将在后天、破限甚至中期晃悠,毫不起眼。”

   阎闯在酸枣山讲武,百万人中,他能覆盖的很多,但能关注的却很少,只能从相熟的人当中挑选,于是天资不错又修炼阎闯为其量身定制《破戒刀法》的顾胜燕映入眼帘。

   心得灌注。

   绝对专注。

   阎闯只是稍稍偏向顾胜燕,就使其获益无穷,刀法造诣突飞猛进,一身修为突飞猛进。

   遇见阎闯,是她造化。

   亦或者说——

   “能遇到师弟。”

   “能进入学府。”

   “能生在广陵。”

   “这一切,都是缘。”

   ‘缘’之一字妙不可言。例如顾胜燕,从出生开始,包括时间包括地点包括出身,所有所有,最终使得她进入广陵学府成为十佬之首并收下陈泽为自己的研习生。

   这一连串的经历,最终才有阎闯为其量身定制绝学、酸枣山讲武时又多多侧重。

   这一连串经历但凡有一环不同,都难有今日巅峰境的顾胜燕。

   阎闯琢磨,觉得奇妙。

   他喜欢这种发掘天才、扶持天才的感觉,颇有种当老师遇到好学生的感觉,有一种成就感与满足感。

   日复一日的讲武其实也很枯燥,除了《教学相长》得来反馈使得自身武学造诣不断增长之外,挖掘天才、屎里淘金,这也是阎闯的一项乐趣。

   ……

   酸枣山讲武持续三日。

   阎闯尽心尽力,全无保留。

   剑州是他主场,汇聚酸枣山的百万人中几乎十成十的人都会比划两下‘形意拳’都会背诵两句拳谚。

   精修‘形意拳’的也不在少数。

   在这里,阎闯讲武,讲‘形意拳’,更多反馈,更多关于‘形意拳’的反馈,方方面面,结合剑州乃至剑州之外的这些百万武人原先自身所学,与‘形意拳’相结合,给了阎闯太多灵感,给了‘形意拳’太多方向太多可能-

   “谈云青猜测我在四处讲武,是为研发‘国术’。”

   “魏不群在薰乌地区为我招揽客户,用的话术也说我是研发‘国术’的天才。”

   “其实我最开始研发‘形意拳’、讲武‘形意拳’压根就没这方面的一丁点想法,但现在,‘形意拳’似乎还真是在往所谓‘国术’的方向发展。”

   阎闯逢人必讲‘形意拳’,大讲特讲,讲了差不多一年半,自身‘形意拳’造诣早就登峰造极,八境巅峰,升无可升,进无可进。

   但那是‘辛一·形意拳’。

   可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讲武、反馈与完善,‘形意拳’早就跳出辛武范畴,阎闯虽然尚未系统性的去整合,但零零散散、博大精深,若能将阎闯对‘形意拳’的一切讲解全都吃透,至少都是绝学范畴。

   “形意!”

   “不止是拳!”

   阎闯在酸枣山三日讲武,经百万形意门徒的反馈,对‘形意拳’的理解更深,思路愈发清晰,他将自身所有‘形意体系’进行整合——

   “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桩法以三体式(十大桩、五大桩)为基础,这是‘形意拳’。”

   “九肘、七捶法、十家拿法、十二形、四把捶、十面埋伏、开合劲、外五形、内五形、外五劲、内五劲、外六合、内六合。”

   “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

   “裹、践、钻三拳,崩、背、炮三棍,养、坐、开、闸、砸、竖、射七步丹田功,一至五趟螳螂闸势捶,挑顶、云领、展截、裹胯四把,蹲猴势桩、浑元桩、三才桩、两仪桩、童子功。”

   “神拳、守洞神技、无手拳、守洞尘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

   “功、技、法、式。”

   从‘形意拳’创出伊始,再到今日,这套拳法已经包含太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