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501章 活该挨揍

   听到里面传来朱标的惨叫, 躲在门外站成一排的朱樉、徐达五人齐齐摇头,同声叹气。

   朱标也是!

   偏要嘴贱!

   哪怕他们也能听得出来。

   本来老朱都不打算动手了。

   可朱标偏要刺激老朱,说什么继位之后圈禁老朱的话。

   现在好了,朱标这顿揍肯定是逃不脱了。

   “就是你小子说什么前往三司不需路引,原来本该留在村中耕地的青壮劳力才会一窝蜂前往凤阳。”

   “等将来土地荒废,粮食不够吃的时候,那些百姓难道不会把咱爷俩的墓给挖开,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换粮食!”

   “好高骛远,不重农桑!”

   “混账小子,看咱今天不抽死你!”

   尽管老朱嘴上叫嚣的很是厉害。

   可除了第一下气急没有留手,结结实实打在朱标身上外。

   此后老朱便再没有打到过朱标。

   甚至有几次眼看就要追上朱标,老朱却很是自觉的放慢脚步,与朱标拉开了距离。

   毕竟是自家亲儿子。

   揍一下意思到了就成,总不能真把朱标给打死吧。

   况且朱标方才说的也对,哪有新皇登基是等着一身伤,被人搀扶着走上龙椅的。

   只是让老朱有些不爽的是。

   此时正躲在门外的徐达、汤和怎么还不进来劝说,他们几个就知道躲在外面看戏?

   “小子,你给咱过来!”

   当看到老朱一手叉腰,站在原地直喘粗气。

   朱标也停下脚步,回头说道:

   “爹,儿子倒是觉得,青壮百姓更愿意前往凤阳三司从工,恰恰说明我朝正趋于鼎盛吗?”

   “您想啊,放眼全境,倘若真是粮食不足,粮价必然高涨。”

   “百姓外出务工的钱财便不可能供家中妻儿父母购买粮食,收益也就没有在家耕田高,这样百姓自然不会愿意外出从工。”

   “相反!”

   “百姓更愿意外出务工换取钱财,不恰恰说明如今我朝粮食储备充足,粮价低廉。”

   见老朱低眉沉思,倒是没有继续喊打喊杀。

   头上也有些冒汗的朱标直接坐在院中石凳上,耐着性子冲老朱解释道:

   “爹,百姓不傻,他们自会选择对他们更好的法子谋生!”

   “外出务工收益高,他们才会外出务工!”

   “在家耕田收益高,也没人愿意背井离乡不是?”

   还有一点朱标怕老朱听不太懂,也就没有明说。

   应是现如今大明的粮食储备充足,百姓的基本诉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百姓更需要富裕的生活。

   所以才会有青壮劳力大批外出做工的情况发生。

   哪怕这几年来,朱标没有插手过商业。

   可土税改革却极大程度保证了百姓最起码的温饱。

   百姓们不再为温饱发愁,下一步想的自然是富裕起来。

   真要说的话。

   对于那些此时便敢放弃家中耕田,前往凤阳三司从事工科的年轻人。

   朱标非但不觉得他们离经叛道,背离祖上耕种之德。

   朱标反而觉得这些人都是聪明人,跟着国朝的政策走,必然是大明趋于繁荣之下,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不对,不对!”

   待朱标说完,老朱沉思许久后,忙摇头否认道:

   “你小子说的不错,百姓青壮愿意外出务工,不愿耕种。这的确是国朝繁荣之始。”

   “可是老大,你所说的前提,乃是大明粮食储备充足!”

   “倘若粮储不足呢?倘若粮食压根就不够吃呢!”

   “七年四月,陕西旱灾。同年九月,杨凌府发生民乱。”

   “八年九月,四川民乱。”

   “还不说先前东南沿海时常遭受倭寇袭扰。”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大明朝粮食短缺。到那时粮食价格激增,那些放着耕地不种,反而外出从工的百姓还是叫苦连天!”

   论及此处,老朱似是能想象到百姓哀鸿遍野,苦不堪言的场景。

   微微一顿后,语气深沉却少有怒气,冲朱标耐着性子道:

   “标儿,你所言咱自然明白。”

   “青壮百姓不好耕种,反好从工,这的确说明粮食低廉,也的确是鼎盛之前兆。”

   “可是标儿,谁能保证大明的粮食一直充足。”

   “你所言的繁荣鼎盛,那是用数万百姓的性命作赌。”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在家耕种的百姓家中尚且有些余粮。外出务工的百姓,只能用性命挨过饥荒灾祸!”

   “倘若这盛世要用百姓的性命去填补,那咱宁可不愿这所谓的盛世!”

   语罢。

   老朱一双虎目紧紧盯着朱标。

   哪怕他知道方才自己那话说的极重,可老朱也是没办法。

   自家大儿子的确见过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可那时的朱标是作为一个局外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