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第339章
对于有心人来说,四大龙头前往教堂的事情并不算秘密。
甚至当日许多在场的记者,都眼尖的捕捉到了这一幕。
但在当晚以及后续几天的报纸上,却从不见半点与之相关的内容。
所有的报纸版面上,除了刊登赈济公会成立典礼的‘豪华阵容’之外,便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赈济公会接下来的慈善活动中。
对于谢天明等人出现在教堂,甚至被引入后堂的消息,可谓是只字不提。
“这帮家伙对舆论的掌控力度好厉害。”
从顾家回来后,江凡坐在别墅沙发上翻看着当天的报纸,微微赞叹道。
窥一斑而知全豹。
四大社团能够让香江的各家报社齐齐失声,就证明了他们的底蕴有多么雄厚。
无怪乎在顾家的时候,老爷子顾永安会专门提醒江凡,让他不要小瞧了华人的力量,利用鬼佬可以,但切记别跟鬼佬走太近了。
要谨记‘水满则溢,月圆则亏’的道理。
不过,在防备鬼佬这件事情上,老爷子显然是有些过于担心了。
经历了后世欧美那些各种秀下限的事件,在江凡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信任过鬼佬。
至于现阶段利用鬼佬的力量去对付华商,江凡也从不认为这是吃里扒外,毕竟,不论是张家还是和联胜,于香江的普通市民而言,同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到底,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当然,这些事情没必要解释给老爷子听。
因为现阶段的香江,许多华人虽然痛恨鬼佬,可却不得不屈服于鬼佬的统治。
七十年代的香江,黄皮肤的原住民,是看不到翻身做主人的希望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鬼佬在香江就是名符其实的土皇帝。
可以借势,可以利用,但伴‘君’如伴虎,毫无保留的信任鬼佬,必然会遭到反噬。
这就是顾永安提醒江凡的原因。
他不反对江凡依附于鬼佬的权势,甚至很支持,但却要江凡小心被鬼佬过河拆桥。
这其中,不乏透露着一种无奈与苦涩。
事实上,从53年朝战结束,大陆没有携带战略获胜的势头强硬收回香江开始,一直到82年那位英国夫人访华之前,香江几乎都看不到回归的迹象。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华人心灰意冷。
痛恨鬼佬,警惕鬼佬,但从未想过反抗。
纵然是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如江凡这样,肆无忌惮的‘倒向’英国人。
又是贷款,又是借着英国人的手包揽工程,还施展一些下作手段,来对付其他的华商。
因为这样很容易让自己‘自绝’于华人圈子,背上汉奸走狗的骂名,万一将来鬼佬过河拆桥,那岂不是走投无路了?
可他们没看到的是,江凡所做的这一切,表面上看起来得益的都是江凡和鬼佬,然而实际上收益最大的,是香江的普通人。
不论是通过勾连红十字会,拿下救济用的药品订单,还是对付张家,收拾医药行业,乃至于承包地铁工程,所有的事情里,真正收获最大的是那些难民、普通人。
有句话叫公道自在人心。
相关赈济公会成立的报道中,媒体把江凡的名字摆在了与公会主席玛丽.史密斯和香江工商局局长蒂姆伯顿一样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