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第908章 就会说假话(四更)
刘氏抓了个空。
抬头一看,米袋子已经落进了杨若晴的手里。
『四婶,这是五婶家灶房的米吧?你这是要拎去哪呀?』杨若晴笑吟吟的问。
刘氏怔了下,随即也笑道:『这不,我今个刚被你四叔接回来,一看灶房里半粒米都没有。』
『我就寻思着过来跟你五婶这借点儿,喊了半天儿你们又不应声儿。』
『我没辙,只好先去拿一点烧顿饭,回头再跟你五婶那说下。』刘氏道。
看着她这脸不红心不慌的样子,杨若晴笑了。
『你要烧饭,拿碗来舀两碗米去就是了。』
『连着这米袋子一块儿拎走,半粒不给五婶留,这不是借,这是偷!』杨若晴道。
刘氏的脸顿时红了。
『我不是那样的人……』
『四婶是不是那样的人,咱心里都有数。你走人,米留下!』
杨若晴没兴趣跟刘氏在二三十斤米上面缠磨,拿了米袋子回了屋子。
刘氏跟了进来。
看到躺在床上的鲍素云,刘氏一脸的委屈。
『五弟妹,原来你醒着的呀,那你都听到晴儿方才数落我的话了吧?你来说句公道话吧!』刘氏道。
鲍素云淡淡一笑。
『晴儿是个懂事的,她说话从来都是有理有据。』
『四嫂,要是我没有记错,你走的前一日,你和四哥还在村里大牛哥家买了五十斤带壳的稻谷。』
『你们家怎么会没有米吃呢?』鲍素云问。
刘氏脸红了。
瞪了眼鲍素云:『瞧你这小气吧啦的样子,几粒米扯这么多,不借了不借了!』
刘氏甩了下手帕,扭身出了屋子。
屋子里,鲍素云轻叹口气。
『还以为有了前几日的教训,她回来能收敛一点呢,这打秋风的性子,是半点不改。』鲍素云道。
杨若晴走回了床边。
『跟这样的人做妯娌,做邻居,五婶你千万得硬起来,不要抹不开面子。』
她劝道。
听说,暑天的时候,刘氏一方面到处吹牛说杨华明赚了钱。
一家人扯花衣裳,称肉买鱼。
可另一方面,刘氏一家五口洗澡的胰子,洗衣裳的皂角粉,甚至扫地的笤帚……
都是来后院跟五婶这打秋风。
如今,还跑去灶房拿米,逮了个现行还那么理直气壮。
『五婶,你人不在屋里的时候,三间屋门都得锁紧了。有道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杨若晴最后叮嘱。
鲍素云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晴儿,扶我起来,我得去烧晌午饭了。』鲍素云道。
杨若晴看她这副样子,道:『我五叔得夜里才回来,五婶晌午也就自个,索性别烧了,等会我送一碗饭菜给你得了。』
鲍素云笑着摇头:『傻丫头,你可真是忙得忘了事儿了。』
『这个月,你爷奶是跟着我们五房过呀。』她道。
杨若晴一拍脑袋。
『哎呀,瞧我这记性,我还一直以为是跟着四房呢。』
『五婶,那我帮你烧饭。』
两个人来了灶房。
这是杨若晴曾经熟悉的灶房,进来后,过去的一切便历历在目。
鲍素云炒菜,杨若晴帮她塞柴火。
不一会儿,脚步声混杂着木棍敲击在地的清脆声响到了灶房门口。
是谭氏。
谭氏双眼失明后,杨华忠便给她打了一副拄拐。
此刻,谭氏就站在灶房门口,手里拿着一副拄拐。
『娘,你咋过来了?有啥吩咐你喊一声我就过去了……』
鲍素云放下手里的菜刀,赶紧来到灶房门口,伸手想去扶谭氏。
被谭氏一巴掌拍开。
谭氏往边上挪了一步,拉开跟鲍素云的距离。
她没好气的道:『我都喊了五六声,喉咙都喊破了也没听你哼一声,就会说假话!』
鲍素云有点错愕,转头看向杨若晴。
意思是在问杨若晴有没有听到谭氏喊。
杨若晴摇头。
她是特工,耳力好,谭氏真要喊了铁定能听到。
显然这是谭氏故意的。
鲍素云也懂了,转过头来,依旧赔着小心道:『许是我关着屋门没听仔细,下回不会了。娘有啥吩咐?』
谭氏哼哼了声,问鲍素云:『晌午打算整哪几个菜?』
鲍素云想了下,抱了四样菜出来。
两荤两素。
『对了,方才三嫂打发晴儿送了米粉过来,娘是想要吃米粉粑粑呢还是跟辣椒炒着?』鲍素云又问。
谭氏一摆手:『随便。』
鲍素云道:『那就跟辣椒炒吧,下饭。』
谭氏皱眉:『你爹痔疮这几日发了你不晓得?上茅厕都是血,都是你整的那些辣菜害的。』
鲍素云赶紧改口:『那就不跟辣椒炒,做米粉粑粑吧。』
谭氏又摆头:『米粉粑粑干巴巴的,得跟五花肉一块儿烧才入味。』
鲍素云又改口:『成,那就跟肉一块儿烧。』
『娘,那你还有旁的吩咐不?』鲍素云又问。
谭氏琢磨了下,道:『之前你说那肉炒着吃,还是别了,捏成肉丸子搁油锅里煎,梅儿爱吃。』
『啊?梅儿晌午也过来吃饭吗?』鲍素云问。
谭氏点头:『捞米汤的时候,再弄碗鸡蛋羹,多放点猪油。』
鲍素云点头:『好。』
『米汤捞起来装一碗,你这屋里有红枣和焦糖吧?多搁点,送我那屋去,你妹子爱喝。』
『嗯。』
交待完这一切,谭氏方才转过身去,拄着拐杖『哒哒哒』的走远了。
鲍素云舒了口气,挺着大肚子回到了锅台边,接着切菜。
杨若晴从灶门口探出头来,对鲍素云道:『我奶把我小姑真是往肉心里疼去了。』
鲍素云笑着摇头:『你奶骨子里可会疼人了,这个月,你小姑是第八回来我们这吃饭了。』
『幸好你五叔昨夜回来,带了几斤猪肉。不然我这会子真要急死了!』
看着一个孕妇在那忙进忙出,操持那么多菜。
杨若晴不忍心,留下来帮鲍素云伺弄着。
老杨家大分家后,分作五个房。
老杨头和谭氏轮流跟着每个房过日子,一个房住一个月。
这一圈下来,也就跟着三房和五房日子过的最好了。
为啥?
因为三房和五房这两个儿子和媳妇,都是最老实善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