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宋汉阙

第191章 北伐(3)

刘宋汉阙 三林校尉 2116 2022-10-10 01:25

   “河东……确实是首选。”

   无论是谢晦、檀道济,大家都一致同意对河东用兵。

   河东北面东面都是山脉,对于北魏骑兵可谓相当不友好。

   从河北打的话随时有被北魏骑兵赶到大河中的风险,在河东却根本没有让骑兵能冲起来的空间。

   即便如此,河东也是北魏绝对不能放弃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北魏首都平城的第一道防线。

   一旦河东被宋军攻破,单凭河东北部的晋阳是很难抵挡宋军的,这一点大家都知根知底。

   所以河东之战必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同时也是一场有决定性的战役。

   谁拿下河东,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这一仗,不好打!

   但刘裕的顶级天团也不是徒有虚名。

   檀道济、谢晦、朱龄石,随便拿出去一个就能独当一面。

   之前檀道济就提出以汾水为突破口攻打河东的战术。

   现在朱龄石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河东易守难攻,哪怕是凭借水军也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湍急的汾水逆流而上,肯定带不了多少兵,这点兵进去了又能如何?

   王镇恶此前可以从渭水偷袭成功是因为后秦大军已经被沈田子吃掉。

   现在宋军要面对的可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怪物,想打过去没那么容易。

   “臣倒是以为不如以奇计取胜。”

   走汾水当然也算奇计,可是两年前就被王镇恶用过了,北魏守将就算再智障也知道防备一二。

   “现在驻防河东的是长孙嵩,相信陛下应该记得他。”

   刘裕自然记得。

   手下败将嘛。

   “长孙嵩前不久带着大约五万大军驻扎于安邑,此人用兵极为谨慎,一来就加固城池,广修坞堡,看样子是要与我军在安邑死磕。”

   刘宋君臣也没指望北魏傻乎乎的出来和宋军步战。

   长孙嵩打仗能力虽然不如刘裕,甚至不如朱龄石。

   但从他到河东的那一天起,他似乎就认准了一个字——守。

   五万大军守在河东!

   当年吴起训练的五万魏武卒不光可以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守住河东,甚至能打到河西去。

   这种级别的兵力要是打定主意在河东这种易守难攻的地方死守,再给刘裕十万人都啃不下来,甚至还可能会被对方拖垮。

   所以无论是谁都没提过要强攻的办法。

   大家都在寻思怎样的计策才能拿下河东。

   “臣以为,当从长孙嵩身上下手。”

   檀道济的计策是从地利上占据优势。

   朱龄石则想从人和上寻求突破口。

   至于天时……

   那玩意太玄乎,估计只有汉光武帝来放颗陨石才行。

   “长孙嵩此人在北魏国内资质极深,是跟着拓跋珪打天下时期的功臣。”

   “而且长孙嵩为人不倨傲,有气量,在北魏国内广受好评……”

   在朱龄石口中,长孙嵩似乎是个完人,没有半点不是。

   “但是——”

   朱龄石在一众情报中发现了世人都没有注意过的盲点。

   “长孙嵩在北魏的权柄有些过重!”

   北魏的“八大人”制度,本质上就是将一些强大的部落团结在一起,有几分共治天下的味道。

   长孙嵩早年并非拓跋珪的手下,而是继承了他父亲长孙仁的位置和势力。

   而且在继承自己父亲的位置后长孙嵩最先投奔的也不是拓跋珪。

   而是拓跋珪的对手拓跋渥这一脉。

   只是后来在阴差阳错之下长孙嵩被人硬拉到拓跋珪那边,才勉强认了拓跋珪为主,开始一起开拓北魏大业。

   朱龄石就是想在这里面做做文章。

   “正因为长孙嵩的声望太高,资历太重,臣才认为有机会从他身上下手。”

   一个在投奔主公前就有势力的诸侯。

   一个有着赫赫战功的武将。

   一个有着无上威势的大臣。

   这几点综合起来,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刘裕会意。

   “将军的意思是用借刀杀人之计?”

   刘裕自己也看过檀道济的《三十六计》,对立面的典故如数家珍。

   朱龄石点头。

   “没错!”

   “臣以为,长孙嵩此人是北魏国内少有的稳重之臣。有他驻守河东,那几乎是没有可乘之机。”

   “只要用计让北魏皇帝对长孙嵩产生猜疑。不求能杀掉长孙嵩,只需让他们换上其他北魏大将即可。”

   北魏的高级将领基本都是鲜卑族人,没几个汉人。

   胡人生于草原,脾气向来火爆,长孙嵩这种苟到家的纯属异类。

   只要换上其他将领,说不定宋军就能抓住对方性格上的缺陷扩大战果。

   说不定北魏国内藏龙卧虎,会换上一个比长孙嵩更苟的将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