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前事,恍若隔世,如不是背上的背包和木剑依旧存在,云景平还以为自己是刚从梦中睡醒呢!
细看周遭环境,却是离龙潭寺不远,其实就在他那晚洗手的水潭的左近。估计一下时间,太阳即将落山了,要回家太晚了。云景平打算先去了龙潭寺试试,看能否借宿一晚。刚进寺,正好碰到一名三十多岁的僧人。
“师傅,你好。”云景平客气的道,“请问今天几号,现在几点了?”
僧人客气的合十点头,“施主这是……” 一听到问日子,僧人疑惑的打量着云景平。
“师傅,是这样,我上山时忘了看日子,这几天我在山里有事,一直在山里,所以不知道几号了。”云景平打着哈哈道。
“无妨,今天阳历八月二十九号。”僧人答道。见云景平是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又是独身一人,心下已经了然。像云景平这样的学生他也见过几回,自称是什么驴友,一个或几个人背个包,什么都不了解,就敢往深山老林里钻,自己还觉得自己的行为又时髦又激情。
“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在寺中借宿一宿,明早一早就走?”云景平估计现在下山回家,等到家大概都夜里十二点左右了,于是问道。
“这——”僧人有些为难,看了看外面,太阳已经半边沉入山下,“这样吧,我进去问问老师傅(即住持),看他怎么说。你先等等吧。”
云景平忙点头称谢。这僧人就进了寺院,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吧,这僧人又出来了,冲云景平道了一声“走吧”,就自顾自的在前面走着。
把云景平带到了一间客房,推开门,回过头来对云景平道:“寺里条件简陋,将就一下。里面有被褥,晚上盖严实,山上夜风大,别着凉了。”云景平赶紧道过谢。
这僧人正准备离开,刚走了两步,停住了,回过头问道:“你应该没吃晚饭吧?”
“哦,哦,是的。”云景平不好意思的挠着后脑勺应道。
“那赶紧把东西放下,跟我去膳房,现在可能还有吃的。”僧人道,“贵重物品最好随身携带,要是丢了,概不负责。”
“哦,好吧!”云景平包里除了衣服就是那套书,笑了笑,“也没啥贵重东西,包里就两套衣服一本书,没人要的。”说完,出来闭上门,跟僧人向膳堂走去。
路上才知道僧人叫普明,俗家姓向,大家一般都不叫他法号,而是叫他向师傅,云景平也就随大流称呼。
到了膳堂,在饭盘上给云景平盛了一大份米饭;三样菜,菜是蘑菇、豆腐、土豆、还有山间的野菜配着炒的,很香;汤盛了一小碗,但饭和汤不够了可以再添;到这时候,大家都已经吃过了,所以菜也是可以加的。虽然这时候饭已经凉了,不过在这八九月份,吃起来也是正好。
吃完饭,云景平自己回到客房,铺好被褥,就出了门,离了寺院。刚才已经问过向师傅,知道寺里每晚是十一点关门——夏天太热,很多僧人在九点多晚课后会出来纳凉。
在离寺院有一段路程的地方,云景平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练起了武术。练完后回到寺院,进入客房,就在榻上抱元守一,打坐行功。
第二天黎明,僧人们起来做早课时云景平就已经起来了,然后又出去晨练,回来漱洗完,向师傅就过来喊云景平去吃饭了。向师傅见云景平已经漱洗毕了,很是惊讶,因为以前来借宿的年轻人哪个不是日上三竿才起来的。早饭后,云景平就向向师傅告别。
“如果不忙,再玩几天吧。”向师傅客气的道。
“向师傅,您这是在消遣我呢,”云景平呵呵笑道,“这次我可是四大皆空,想给菩萨上柱香的钱都没有,就这,还吃菩萨的,喝菩萨的,住菩萨的,如果还赖着不走,还不得被菩萨给恨死。”
“菩萨慈悲为怀,没你想的那么小气的。”向师傅笑道。
“哈哈——不过菩萨再大方我也不能留了,还要上学呢!”云景平回应道。
云景平郑重的道过谢,背上包,告别了向师傅,迤迤然离寺而去。
出了寺门,顺下山的路走了不到半里。碰到一辆下山的农家车,遂搭乘下山。以前山上是住着一些人的,这两年都搬下了山,有些家庭山上还种着有些地,没交割清楚,因此有时会碰到一些上下山的农用车,农民大都朴实热情,只要方便,一般都可以挡下来免费搭乘的。
到了山下大路,云景平下车别过车主的热情邀请。徒步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家。
回到家,家人对他又是数落,又是询问,又是高兴。好不容易摆脱了家人的盘问,这才有空给韩宝刚回了个电话,在电话里又是解释半天,并邀他来家里玩。打完电话,才发现已是午饭时分。
云景平的妹妹云景琪,暑假后上初二,快吃饭了也回来了。看到云景平回来了,又是一阵叽叽呱呱。
然后也不吃饭,就把云景平包里的东西都倒腾了出来。看到里面没有零嘴可吃,只有两套长袍短褂的衣服和一些书,翻了翻书,也不是漫画什么的,因而嘴巴撅的老高。
云景平庆幸的拍拍胸膛,幸好一回来就将剑收好,装丹药的玉瓶找了个地方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