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大月谣

第一卷 前秦夏 海上升明月 第二百一十四章 故人

大月谣 林树叶 4924 2022-10-15 00:51

  宣布主考,主考自然要上台亮相。

  嬴抱月和姬嘉树等人抬起头,只见一位身着青色祭服的中年人走上了祭台,恭敬地站在东方仪身边。

  此人看上去四十岁左右,身材清瘦,留着两抹美须髯,文质彬彬,看上去不像是执剑杀人的修行者,反而像是书院里苦读多年的大学士。

  『这就是王九渊?』陈子楚惊奇道,『看着不像是修行者,倒像是个大儒。』

  『你怎么知道他是?』赵光也惊奇了,朝卷轴上努了努嘴,『那上面不也写了么?九渊先生还是寒山学士,是正三品的文官。』

  按照如今朝廷的官制,朝堂官员分为三类,文官、武官和仙官。修行者同时兼任武官的人不少,但兼任文官的可就稀罕了。

  嬴抱月打量着台上清瘦的中年人,眸光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如果她没记错,按照东吴的官制,寒山学士相当于后世的内阁大学士了,非学富五车者不能担任。

  『那这位九渊先生居然还是文武兼修?』陈子楚不由得改了敬称,惊叹道,『怪不得心高气傲啊。』

  此人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这位要是在平常当正主考资格都够了,』姜元元道,『就不知道另一位副主考是谁?』

  有王九渊在前,台下修行者们显然也好奇起另一位能和九渊先生平起平坐的副主考会是谁。

  『我们东吴应该再没人能和九渊先生并肩的修行者了吧?』

  有人小声嘀咕。

  这时祭台上东方仪又拉开了一柄卷轴,卷轴滚滚而下,而看到那上面的名字,嬴抱月猛地一怔。

  ……

  ……

  南方暮色刚起之时,北方的永夜长城边明月已经升起。

  趁着夜色的掩盖,烽火台上偷偷溜下来的小校尉躲在城墙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正在和靠在墙根边装睡的高大民夫说话。

  『不是三天前才我来过么?』瘦小的校尉蹙眉看着民夫,『怎么这么快又来找我?发生什么事了?』

  民夫手中攥着一个皱巴巴的纸条,咳嗽了一声,『大哥这个月,没送信来。』

  校尉惊愕地睁大眼睛,旋即按捺下心中担忧,不动声色道,『这事每年不总要发生两次么?估计又是看到了哪里的商队,一时兴起跟着南下做生意去了吧?』

  『又来了么?』民夫神情有些愁苦,『山海关内的钱不够大哥赚的么?怎么又要跑出去?』

  小校尉沉默了,『关城毕竟是边境,能赚的钱有限吧。』

  『但大哥的财产比关城城主都要多了吧?』民夫不解道,『大哥一条老光棍,那么挖空心思赚钱干嘛。以前倒还罢了,可现在……』

  看到眼前校尉的脸色,民夫知趣地没再说下去。

  以前还要养兵,但现在已经没那个必要了。

  『你来的晚,不知好歹以前军里日子有多难,』瘦小的校尉看了他一眼,『将军的兵其军饷是最容易被上面克扣的,将军的俸禄和爵禄全都贴给你们这群人。』

  军中兵士一天两个馒头,无油无菜,能吃饱都是奢求。但当年军中都知道,当将军的兵不仅馒头管够,蔬菜肉食也从来不缺,是吃的最饱最好的。

  那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有多能吃,只有亲眼见过才知道。

  而这些全还是在将军被人找茬克扣军饷的情况下做到的。

  『被你们这群汉子吃的,将军十五岁之前出门连根银簪都买不起,』校尉瞪了当年最能吃的某位大高个子一眼。

  高大的民夫摸摸鼻子,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一位皇家郡主混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偏偏那位受了委屈还从不愿意回皇城告诉师父,只说自己对金银饰物毫无兴趣,结果他们这群人只能在一边看着心疼。

  『大哥当年是军中最瘦的一个,本来是作为罪臣之子被流放到边境,快要饿死在路边的时候被将军捡了回来,』校尉叹了口气道,『大哥识文断字,可惜那个身板根本不适合当兵。』

  但将军还是捡了他回来,让他在军中当军师。

  不过将军本就极擅兵法,比起军师更需要军饷。

  『后来在将军及笄那年,大哥养好了身子,离开了边军。』校尉道,『临走前你不也在么,大哥只说了一句话,说外面有他。』

  外面有他。

  所以他们这群人不需再惧怕冻饿。

  当年将军账下总共有五员大将,因为年岁最长,那位离开的军师就被他们尊称为大哥。

  『他拼命赚钱,就是想让郡主过上山珍海味随便吃,绫罗绸缎随便穿的日子。』

  校尉低头看着脚下的冻土。

  可有朝一日那个人做到了,那个他许诺要让她过上好日子的少女却不在了。

  『这次的事也许怪我,』小校尉静静抬头,『我在上次的通信时,将东吴那边的事告诉了大哥。』

  民夫睁大了眼睛。

  『你怎么……』

  『黑风头跑出去也快有半个月了,』小校尉无奈道,『大哥在信里问起有没有黑风的消息,我就将老四调查来的那些消息告诉了他。』

  包括有人骑着黑风闯了东吴的城门的那件事。

  『那我们的那些猜测……』民夫低下头。

  『我没说,』校尉静静道,『但大哥心中想必自有判断。』

  『大哥他也许是想亲眼看上一眼吧,』小校尉抬头看向天上的明月。

  去看一眼近几个月来声名鹊起的那个少女。

  『不管是还是不是,我们总有人要亲自去迎接。』

  小校尉拍了拍民夫的肩膀,淡淡开口,『东吴也是大哥的故乡,想必他有分寸的。』

  『他能有什么分寸?一个商人又能看到什么?』民夫皱眉道。

  『嗯?你不知道么?』校尉道,『当年害大哥流放的他那个老爹后来好像是翻案了,已经官复原职,可惜在狱中受了罪三年前过世了,给大哥留下了个爵位。』

  『什么爵位?』民夫愕然问道。

  『好像是个御史的爵位,不过不是御史大夫,应该是个五品的小御史来着?』校尉寻思着说道。

  ……

  ……

  御史。

  商周时已有设置,在战国时代本是充当国君秘书之类的差事的职位,后来在秦统一六国后,成为兼具接待外宾、核对刑律兼监察性质的官员。

  御史品级最高能做到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九卿。

  但御史作为国君身边的高级文官,极少参与中阶大典这样的修行界盛事。

  『另一位副主考居然是一位御史?』

  东吴寒山山顶,看着卷轴上的官职,众人惊奇道。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高级官员的官职都是世袭的,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