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宋汉阙

第309章 天子的诉求

刘宋汉阙 三林校尉 2125 2022-10-10 01:25

   天子……愿意给世家活路!

   王弘此刻激动的无以复加。

   先不论给出的条件会有多苛刻,至少是给了现在剑拔弩张的局势留了一片缓冲区。

   最让王弘欣慰的是,天子心里有数。

   治大国如烹小鲜。

   同时也是一个不可逆的巨大工程。

   地基,其实已经由刘裕打好。

   刘义真要做的是修建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而非挖开地基重新打,只要天子有了这个底线,那再乱也不会乱到哪去。

   王弘躬身虚心请教:“敢问陛下,如何活下去?”

   刘义真问道:“尚书可知马融?”

   “自然。”

   马融,出身高门,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

   不过相比于他在经学上的成就,出身反倒是他最不值得一提的事情。

   马融学识渊博,融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是当时的大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后来的卢植、郑玄都是马融的弟子。而卢植又是刘备、公孙瓒的老师,可以说马融的影响在东汉那个还讲究经学门阀的时代极为巨大。

   王弘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马融,甚至还亲手翻阅过放在琅琊王氏私库中马融作注的经书。

   见天子突然提到马融,王弘皱起眉头。

   天子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恢复经学?

   不太可能!

   如今的经学早已没落,官场用不上,士林中又早已是玄学的天下。

   一个即不能求官,也不能寄托人生理想的学问,是注定要被抛弃的!

   见王弘似乎没有领会自己的意图,刘义真又问道:

   “尚书可知孔融?”

   孔融,孔圣人的第十九代孙,“建安七子”之一,一个“让梨”典故更是让他迅速火出圈,成为了家长教育小孩的最佳素材。

   “其出身的孔家,为何又能经久不衰?”

   这回王弘有些明白了!

   谈世家,最绕不开的其实不是琅琊王氏或是陈郡谢氏。

   曲阜孔家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孔子,至圣先师!

   他对于天下读书人的重要性无须赘述。

   即便有一些污点被猛锤,也不过是因为几点污渍在圣洁的白纸上格外显眼罢了。

   只是……

   王弘有些胃疼。

   天子莫非是想搞个圣人出来?

   现在的世家要是真的有这种本事,至于被天子逼到角落里舔舐伤口?

   刘义真取出一张舆图,正是最新绘制的刘宋疆域图。

   “如今大宋北抵幽燕,南有交广,西达陇地,东临大海。”

   “虽然还有辽西、辽东、河套、陇右、河西、西域等故土未被收复,但是疆域之盛已是百年未有,州郡更是有三十六州之多。”

   “朕之前说过要广修书院之事王尚书可曾还记得?”

   “记得。”

   一提到这个,王弘就是满满的泪水……

   不对!

   王弘突然反应过来,重新将目光放置到那张舆图上。

   此刻刘义真手指在舆图上轻点,似有指点江山之气势。

   “朕打算在这三十六州的治所开设官学,行教化之功,铸万世之基!”

   刘义真缓缓站起身,盯着逐渐激动的王弘:“王尚书应该知道朕的意思!”

   懂了!

   全懂了!

   三十六州,三十六个学府!三十六块蛋糕!

   还有……

   三十六个世家!

   王弘此刻浑身颤抖。

   原来天子真的给他们留好了活路!

   “世家的发展太过狭隘。”

   “亲亲相隐,从官场到宗族。如此下去,哪怕朕不动手,也肯定会出问题。”

   “如今世家衰弱已是大势所趋。若是还冥顽不灵,朕只能将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但愿意跟朕走的,朕亦不会赶尽杀绝。”

   世家阶层明明已经衰弱,还占据着大量的政治资源,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但总有年轻的力量在诞生,总有新奇的事物在被发现。

   与其还在迟早会失败的战局中拉扯,倒不如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投资下一个风口。

   书院,就是刘义真留给他们的下一个风口。

   王弘起身向郑重的向刘义真深深鞠了一躬,行了一礼。

   这礼,即为世家。

   也为将来。

   “王尚书先不要激动,听朕说。”

   刘义真戏谑的看着王弘:“王尚书莫不是以为这份大礼是朕白白送给世家的吧?”

   “哈?”

   王弘刚才还膨胀的身形瞬间变得萎靡,开始和刘义真装傻。

   “……”

   “王尚书,这样就没意思了。”

   “在各地开设书院,朕不靠世家,仅靠朝廷之力足矣!”

   印刷术的发明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