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探秘:开局就挖始皇陵

第172章 曹操之墓(十五)

   第二日下午!

   京都卫视和闪动APP共同播放《评说三国》节目!

   对于这场关于曹操之论终究要有个结束!

   广大网友也纷纷发来弹幕!

   “我要看那三人打脸!三个老坏蛋!”

   “我读了曹操的诗,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真的是误解曹操了。”

   “曹贼以后要叫做曹大诗人了。”

   ……

   秦晨走进直播间,却只见秦怀礼、冯老、郭曦月,白一俊等人早先他一步到达。

   他没有想到冯老也来了。

   只见主持人介绍道:“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直播间的网友们大家好。”

   “今天的嘉宾有夏国历史研究院名誉院长,京都故宫博物院院长冯天成冯老!”

   “明史学会第一届会长秦怀礼秦老先生!”

   “现任明史学会会长郭曦月教授!”

   “现任明史学会会长白一俊副会长!”

   ……

   屏幕前的观众都惊呆了!

   这都一些神仙级的大佬!

   从几人的身份不难看出,秦晨这篇论文的质量!

   原本他们以为秦晨能够四天完成一篇论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至于其价值,他们早已经不在乎。

   毕竟手速那么快,内容有点瑕疵也是能原谅的。

   吴守明、赵卡福、刘宗辉三人也是坐在座位上!

   能够看得出来,他们的脸色很难看,手忍不住的在发抖!

   只见主持人对着冯老说道:“冯老,这篇论文您看完有什么感受?”

   冯老客气的接过话筒:“我在明史上的研究还差得远,这个问题恐怕得秦老爷子来回答了,毕竟在明史这个领域,他老人家是国内现存的明史专家第一人!”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对于秦怀礼这种老历史学家!

   冯老也是无比的尊敬!

   毕竟两人还差着辈分呢,秦怀礼可是和冯老的老师是一辈的!

   秦怀礼拿过话筒:“大家好!我可以告诉大家,此论文,准确的来说应该算是一本书。这本《万历十五年》是夏国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大历史观手法再现了万历年间,绝对是精品巅峰之作!哪怕是数百篇明史论文都难以比得上此书价值!另外年仅二十多岁的秦晨,能做出此书,实乃我夏国大才是也!”

   这句评价!

   足以证明了这本书在他老人家心中的地位!

   秦怀礼将话筒交给了冯老。

   冯老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夏国未来的考古历史有秦晨,我们老一辈即使现在死了,也足以瞑目!”

   这句话,直接将秦晨的地位提高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咱们国家最近的几个国家级考古项目,秦晨劳心劳力作为总负责人,高水平的保证了项目的完满完成,且最近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别说是其他人了,就是我也自愧不如啊!”

   “另外,我还想说的是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胸中的狂妄之气少一些,在抹黑历史人物的路上,尽快回头。”

   这句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在批评吴守明、赵卡福、刘宗辉。

   三人也不知道秦晨就是那天之骄子!

   打脸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四天就写出了关于明史如此惊人的巨作!

   三人心里的高傲,彻底被击垮了!

   而且最戏剧性和打击人的是,这个题目还是三人商议给秦晨出的题目!

   现在看起来无异于跳梁小丑!

   冯老忽然说了一句:“我们夏国总体来说学术氛围是好的,不论是考古专家还是史学家都在各自领域竭尽全力的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可谁都难以保证十全十美。一个老鼠害一锅汤的事情,在各行各业都会发生。”

   “请广大观众和网民朋友,给予我们一个改正的机会。从今日起,我们将会大力整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等乱象,学术之风一定会彻底扫除!”

   冯老这一席话,如同针针扎在三人的心上!

   吴守明、赵卡福、刘宗辉知道现在是如何辩解都没有用。

   冯老继续说道:“我们要以良好的学风一代带一代,一代传一代。对于极个别犯错误的学者,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三人一听这话,眼中一亮,觉得有戏,冯老可能会原谅自己。

   冯老却朝着三人说道:“但有的专家和学者已经无可救药,无可救药,那就无需再救!”

   这一句话,无疑是宣告了三人学术生涯的结束!

   恐怕教授职位也会被撤销!

   三人这次可真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想蹭着秦晨的热度再火一把,可没有想到竟然身败名裂。

   紧接着冯老却说道:“对于曹操的事情,你们双方各有争论,我不参与,也不发表意见。”

   咦?

   三人还在疑惑,这难道是冯老给他们机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